开源鸿蒙微专业主要面向物联网工程、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工科专业的学生,内容包含开源鸿蒙系统原理、应用开发与综合项目实战,并配套相应开发套件以开展实操,让学生快速掌握开源鸿蒙应用开发。
一、专业特点
1.专业发展:开放鸿蒙微专业聚焦鸿蒙生态核心技术,为学习者搭建从基础到进阶的成长路径。无论是高校学生夯实专业基础,还是职场人拓展鸿蒙领域技能,都能通过体系化课程提升开发、运维等核心能力,助力其在鸿蒙相关岗位竞争中占据优势,实现个人专业能力的精准提升与职业发展突破。
2.教学改革:该微专业打破传统教学局限,将鸿蒙最新技术成果融入课程体系,推动教学内容与行业前沿接轨。同时,采用项目式、实践式教学方法,替代部分理论灌输模式,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识,也为教师提供新型教学思路,助力高校优化计算机、电子信息等相关专业的教学模式与内容结构。
3.产教融合:开放鸿蒙微专业联动鸿蒙生态企业,依据产业实际需求设定课程目标与实践项目。学生可参与企业真实案例开发,企业也能借助微专业储备适配自身需求的人才,实现教育资源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,推动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,加速鸿蒙生态人才培育进程。
二、微专业设置理由
加快推进新工科与信息技术领域交叉融合建设,提高学生在鸿蒙生态相关跨学科专业的学习研究能力,提升与数字经济时代产业需求的匹配度,增强学生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职场竞争能力,满足鸿蒙生态复合型人才培养以及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多样化需求,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学习本专业课程的同时,根据兴趣修读微专业课程。按照《宝鸡文理学院微专业管理办法(试行)》,经过前期充分调研论证,与鸿蒙生态内相关企业沟通协商,确定校企合作设立开源鸿蒙微专业。同时,鸿蒙生态企业在提升系统开发能力、设备适配能力、应用创新能力、运维服务能力、安全防护能力及生态协作能力等多方面需要人才支持,这为开源鸿蒙微专业人才提供了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。
三、微专业建设基础
学校出台了《宝鸡文理学院微专业管理办法(试行)》,学院前期针对鸿蒙生态发展趋势与人才需求展开调研论证,制定了科学的开源鸿蒙微专业培养方案,这些制度规范与顶层设计为微专业人才培养明确了方向,同时形成了坚实可靠的保障。
学院具备信息技术、软件开发等领域教学经验的师资力量,部分专业已开设《嵌入式系统》《移动应用开发》等关联课程,在技术类课程建设与教学方面有一定积累,可支撑开源鸿蒙微专业教学开展。
学院与鸿蒙生态内多家企业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,长期围绕技术研发、实习实训等开展合作,积累了丰富的校企协同育人经验,为开源鸿蒙微专业开设奠定了雄厚资源保障,包括企业行业师资、专项实训场所等。
三、业建设思路与时间安排
建设思路:开源鸿蒙微专业建设采取校企合作、资源共享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,采取课堂面授、专题讲座、参观见习、实践实训等多元化教学方式,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养成和实践能力训练,结合行业与岗位需求,直接将岗位能力需求与教学内容结合,实现微专业修读与实习就业无缝对接。
时间安排:2025年6月提交申请;2025年9月招生宣传;2025年10月开班。
四、课程设置
课程类型 |
课程名称 |
建议学分 |
建议理论学时 |
建议实践学时 |
基础课程 |
开源鸿蒙系统原理 |
2 |
16 |
16 |
核心课程 |
开源鸿蒙应用开发 |
3 |
24 |
24 |
嵌入式系统开发 |
3 |
24 |
24 |
物联网信息安全 |
2 |
16 |
16 |
合计 |
10 |
80 |
80 |
1.开源鸿蒙系统原理
本课程是微专业的核心理论基础课。课程将深入浅出地讲解OpenHarmony的技术架构与设计思想,涵盖其分布式软总线、分布式数据管理、分布式任务调度等核心机制。学生将学习系统启动流程、内核特性(如Linux内核或LiteOS)、驱动框架(HDF)及系统服务的工作原理。通过本课程,学生将建立起对OpenHarmony系统层级的整体认知,理解其如何实现“一次开发,多端部署”的技术原理,为后续应用与底层开发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石。
2.开源鸿蒙应用开发
本课程聚焦于OpenHarmony上层应用开发实战。学生将学习使用主流的ArkTS语言和ArkUI声明式开发框架,掌握构建分布式应用的完整流程。课程内容涵盖UI开发、公共事件、通知、窗口管理、数据持久化以及利用分布式特性实现跨设备协同(如多端迁移、多端协同)的关键技术。通过丰富的实验和案例,学生将具备独立开发并部署运行在手机、平板、穿戴设备等多种鸿蒙生态设备上的应用能力。
3.嵌入式系统开发
本课程将OpenHarmony与嵌入式开发相结合,面向物联网终端设备。课程内容包括嵌入式系统基础、微控制器原理、传感器与外设驱动集成。重点教授如何将OpenHarmony轻量系统(如LiteOS-M内核)移植到典型MCU平台上,并利用HDF驱动框架开发硬件驱动。学生将通过实践,掌握从底层硬件控制到上层轻量应用开发的全栈技能,为开发智能硬件产品打下基础。
4.物联网信息安全
本课程专为OpenHarmony物联网场景下的安全挑战而设计。课程涵盖物联网安全体系架构、设备身份认证、数据传输加密、安全启动、密钥管理等核心知识。重点分析OpenHarmony系统自身的安全机制(如权限管理、可信执行环境)以及如何在此基础上为具体应用构建安全防护。通过案例学习常见物联网安全漏洞与攻防手段,培养学生构建安全可靠的鸿蒙物联网解决方案的能力。